大部分的生物體材料都是由蛋白質所組成, 經由重複簡單的構造來達到特定的機械或是生理功能. 生物體材料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都是在常溫進行的溫和反應以及有生物的降解性. 蠶絲被用在衣物上已經有很久的歷史, 也可以大量生產, 目前有很多研究是希望把生物體的絲類材料(例如蠶絲或是蜘蛛絲)變成各種功能性的材料. 這演講展示目前在蠶絲材料方面的幾個進展, 其中包括了可以做為微結構的透明基材, 可以設定時間降解的藥物攜帶材料, 有機械性強度的螺絲, 以及跟電極組合的微感測器等. 裡面一個重要的觀念是, 蛋白質材料變成材料的過程是一種自組裝, 所以只要找到合適的配方, 就可以在合適條件下形成想要性質的材料. 蛋白質材料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經由基因工程在分子層次設計功能, 在未來更多的功能都可以整合進這樣的材料裡.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蠶絲材料的可能性! Silk, the ancient material of the future
標籤:
細胞分子,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摺紙中型態轉換的數學密語! Robert Lang folds way-new origami - 2011-01-04
- 當電子產品變成流行-隱藏的成本! The Story of Electronics - 2010-12-02
- 比爾蓋茲的能源的計畫-無碳排放! Bill Gates on energy: Innovating to zero! - 2010-11-26
- 轉變至無石油世界-Rob Hopkins- Transition to a world without oil - 2010-08-12
- 科技進步的動力-交換! Matt Ridley: When ideas have sex - 2010-07-25
- John La Grou :智能電源插座 - 2010-04-29
- 霍德·利普森建造的演化機器人- 運動跟自我複製 - 2010-04-01
- George Dyson: 計算機的誕生 - 2010-04-01
- P.W. Singer講述軍用機器人和戰爭的未來 - 2010-04-01
- 喬安庫吉拉-莫丁(JoAnn Kuchera-Morin)帶我們遊覽全息投影球 - 2010-04-01
- 凱文·蘇拉切-發明的環保型建材 - 2010-04-01
- 丹尼爾·克拉夫特發明了更好採集骨髓的儀器 - 2010-04-0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